close

  今天是第一次參加讀書會,學輔中心辦的活動,主題是探索自我,
選材是法國作家迪耶特(Dieter)的繪本—隱形人,在會前已先看過,雖然
是繪本很快就可看完,卻引發很多思考的空間,讓我重複看了三遍想找出
更具體更深的感覺。

  這本書首先刺激到我的是有些觀念和主角很像,認真正直勤奮,不會
惹麻煩也不會去傷害別人,然而就是因為這樣人們沒有去注意主角;那些
價值觀都是社會上提倡的好習慣,主角卻因為守本分失去存在感,於是感
到不開心,是社會價值錯了嗎?他認真的作自己的事卻被附加罪名,沒有
抵抗不願傷害,因為這樣他薪水沒有漲卻也沒有被裁員,高不成低不就的
狀況,自己也有這樣的情形。有時也因為自己分內的事都按時做完,大家
就習慣不需要關心妳,因為不需要擔心,照理說這是一件好事,卻讓我覺
得沒有存在感,少了稱讚,有時還寧願被罵呢!
  然而想想,做好分內的事是正常,被稱讚的標準是達到別人期望之上
,可是人會進步,要維持同樣的程度是需要花更多的力氣,這些別人是看
不到的,只有自己才明白這次的表現有沒有完美,或許也因為這樣影響我
成為另一種隱形人;因為只想和自己比,漸漸無視旁人的影響,另一種的
活在自己世界。不過這樣會很累,對自己負責是最沈重的壓力,能持續下
去的動力,卻很矛盾的,來自周遭的生活,親情友情愛情,倒底是為自己
還是為別人?這答案始終都無法確定。人是無法完全脫離社會的。
  或許換個角度想,為自己好使自己提升,相對就提升了對別人的好的
品質,增加能量能做更多有益的事,所以從自己出發。但提升並無法純粹
為了有更好的幫助,當然想要替賺錢掙個好位置,可是現在的我,分不出
它們的先後順序,迷惑著是否已功利薰心還是大愛精神在發展。
  今天的讀書會,我覺得主講人帶得還不錯,只是我旁邊的男生襪子味
道實在令我無法領教,非常難過的忍受著堅持到最後,遇到這種狀況有人
會想要告訴他嗎?然而不告訴他又覺得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力被侵犯,
誰能幫我解答?他談到愛情的靦靦樣讓我不知如何開口說—「同學,先從
注意你自身味道開始吧!」語會中發現大家各有不同的生命體驗,很高興
聽到不同的分享,也看到為自身理念奮鬥的精神,不過發現好多人都想要
來讀我們系,明明這是個不賺錢的行業,卻很多人想進,而我卻想著是否
能跳到別的領域,我真是對心理沒興趣嗎?我想不是的,而是實際在台灣
環境的應用上,不是讓人喜歡那樣的安排。又或許旁人沒有真正深入瞭解
心理系是在做什麼前,常常是對它抱著很大的憧憬吧!
  下禮拜還有一次,不知道能不能帶出更深的討論及省思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n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