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張慧中

分分合合、風風雨雨……人生沒有白走的路,人生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。

在出版市場中,最近竄起一位「女幾米」蘇絢慧,其構圖揉合現實與抽象的意境,
用色大膽而豐富,筆觸清新得讓人忍不住眼睛一亮,也好奇這是一位具備什麼背景
的創作者。


曾就讀高職美工科的蘇絢慧,剛滿卅歲,但已體驗過許多人生的悲歡離合。繪畫是
蘇絢慧一生的摰愛,但美編工作四年後,她認為自己還能為別人做更多事,改而插
考神學院社會工作系,並於畢業後進入馬偕醫院,前兩年從事教育訓練工作,後三
年則自請進入安寧病房,陪伴數百位病患,有尊嚴的走向人生的盡頭。


這期間,她曾擁有五年的婚姻,但最後,這場婚姻以離婚收場,而且讓蘇絢慧體驗
到被背叛的錐心之痛。最大的痛苦化為最大的力量,蘇絢慧先後出了兩本書《死亡
如此靠近》、《請容許我悲傷》,讓一切的徬徨、無助、悲傷與困惑,化為文字隨
風飄逝。


「父親在我十四歲那年,不聲不響的離開。這之後,我一直很難對別人啟口父親死
亡的消息,那是秘密、是不堪,也是生命的缺口。」面對「這人生」,蘇絢慧的心
靈,曾經停留在當初那個受創的小孩,但如今,她對人生充滿理解與包容,只在一
顰一笑間,偶爾不經意流露出淡淡的哀傷。


「我一直以為我是那最受苦的,卻在投入安寧療護工作後,看到無數的生命也經歷
過這苦或正為此而苦。」蘇絢慧的同事告訴她從小失去父親或母親的生命遭遇,更
多的時候,蘇絢慧遇見不得不與死亡打交道的孩子,或接連面對身邊親人死亡的脆
弱軀殼。


蘇絢慧發現,許多人只是默默背負著悲傷;把它收藏在內心最隱密的角落,因為害
怕悲傷,所以選擇放棄思念,選擇閉口不提……


在後來的日子,蘇絢慧以大量文字、繪畫陪伴自己,讓自己的內在透過文字與繪畫
表達出來,並藉由《這人生》圖文書,記錄自己真實的疑惑、感覺,及一路走來淬
礪而出的心境。


「人生一定有分分合合、風風雨雨,這一切的喜怒哀樂,就像我朋友說的:人生沒
有白走的路,人生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。」目前蘇絢慧最正式的身分,是國立台北
師範學院諮商研究所碩士生,她也立志以助人工作為畢生職志,同時將目標放在「
生死教育」和「悲傷教育」的輔導上。


「在過去,生死教育不受重視、悲傷不被允許、心靈不及功利重要,許多人生之痛,
只能獨嚐!」蘇絢慧希望能成為資源和支持,告訴人們這條路該如何走過,同時為冷
洌的心境注入使之回溫的元素。


「失落與思念是生命裡的一部分,兩者都讓我們的心學會柔軟、敏感與和善。」如今
的蘇絢慧,重新看待分離,因為分離之後必會找到方向,而成長,則造就生命的完滿。


她也願以《這人生》一書,和每個人分享生命的奇妙。「當我們孤獨地走著生命之路
時,別忘了喚醒內在原本存在的奇妙力量來陪伴自己。」蘇絢慧深信,無論經歷多少
崎嶇、迷失、坎坷與混亂,每個人的生命都來得及在最終的完成時刻找到自己。


◎蘇絢麗/圖 張老師文化/提供

堅 定

經歷了無數次的考驗,
一次一次的證明,
為的是要培養信心與堅定。
因為唯有相信自己,
你才能聽見心的聲音,
清楚看見自己的道路。



挑 戰

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無可挑剔的,
所以總會選擇最安全的方式呈現自己。
但也因為這樣的安全與熟悉,
我們失去挑戰自己的機會,
失去了讓生命更精采的力道。
允許自己在不確定中,
允許自己的沒把握,
讓生命有機會
經歷截然不同的精采。



朋 友

走在心的方向時,
會遇到一些新的朋友,
他們也有自己的旅程與目的地。
不要吝於相互交換心情,
也不要忘了分享一路的喜悅與收穫。
雖然,彼此的道路不盡相同,
但在相遇的那片刻就相互鼓舞、
相互理解彼此內心的夢想之地吧!
因為擁抱與祝福,
能讓人不孤單,
也能讓人獲得繼續往前走的力量



復 原

有個好的睡眠、有個好夢
不僅能照顧身體的疲累
也能讓心靈慢慢平復
好好的對待自己
維持生活的機能
才有復原的元氣



承 認

承認自己失去
承認自己的痛
承認之後
這些失去的傷痛
便不再具有威脅
不需費盡力氣抵抗



喜歡發現

喜歡發現不同的自己,
像是一場探險,
一場全新的體驗,所以,
才有機會認識自己的每個面貌,
也才發現,
自己能有這麼多不同的可能。



滿 足

就靜靜地
沉浸在
美好的時段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n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