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◎李瑞騰/文  <人間福報>
青春誠可貴,但它之所以可貴,是我們有一段可以學習的歲月,包括知識的探求,以及愛和生活。

你提到青春,我遂想起像你這樣的年歲,我是如何的度過那時光之河?你知道的,我的中學時代特別漫長:初中留級一年,畢業後又當了一年的農夫,以致於上了大學比一般同學大了一些。或許是因為如此,我有一種時間的壓迫感,總想抓住些什麼,我之所以花大量的時間閱讀,而且不依體制的順序去學習,初時我並不是非常清楚我會因此而受到怎樣的影響,但一位從國外回來客座的教授略知我的學習狀況,告訴我說:「持續下去,三、四年下來你將遠遠超過你的同學。」


那並非我的目的,我其實也沒有和誰在競爭,只是方向既已確定,就勉力而行,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規畫,大一就跑到大四的課堂上去聽講,大三就去聽研究所的老師上課,甚至跨系去旁聽,我覺得悠遊自在,全不在乎旁人的觀感,漸漸薄有狂名。不過我覺得自己更有收穫的不在課堂,而是在圖書館,我至今都還記得在華岡大典館中,面對著浩瀚的典冊,不斷出現的驚喜,以及一些當下的震撼。


閱讀真是快樂啊!手邊有一些常看的書,大部分都用圖書館的。在那樣貧窮的年代,三餐不繼是常有的事,讀書可以止饑聽來像神話,但我那種讀的方式是可以忘掉饑餓的。


我通常是同時讀一大堆內容上有所關連的書,而且不只是讀,還用卡片作筆記。這可以說是一種主題式閱讀,一邊消化,一邊構思,我這時常常是在準備一篇論文的寫作。為了論述一個主題而閱讀,乃成為我往後的一種習慣。


除了知識的探求,我的學習包含寫作、寫詩、寫散文、寫小說,都是自己獨自摸索,上回和你談過寫詩之事,其他文類的書寫雖不盡相同,但亦有其共同性。大體來說,以文字表現生活和感覺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,那時必須坐了下來、靜了下來,筆尖所及是人是事是物,我這書寫的主體和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?那其中有一個調整的過程,簡單的說,有記憶和反思。


記憶即歷史,甚至是生命的本身。所有一切文學藝術,無非建立在記憶的基礎之上,凡走過的必留下足跡,凡做過的必留下記憶,就這麼清楚,我特別喜歡談寫作的原因是,我認為書寫是一種再經驗,是悲是喜,再來一次。然而,時間的距離有沒有可能產生作用?當下的感性能否因事過境遷而有理性可資調節?凡此都牽涉到寫作行為的價值與意義,值得我們恆常去思索。


彷彿這就是生活的全部了,但事實上不盡然,因為我們生活的現場有許許多多的關係人,師友同窗等,有複雜的人際關係,沒有人可以完全孤立絕緣;還有,我們得看報,得聽別人告訴我們許多我們不曾經眼的事。


青春誠可貴,但它之所以可貴,不是我們有青春可以縱情虛擲或享受,而是我們有一段可以學習的歲月,包括知識的探求,以及愛和生活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n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